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陈利君 雷著宁:深化中国—东盟合作 需要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时间:2020/3/24 16:31:12|点击数:

  东南亚与中国山水相连、人文相通、经济互补,友好合作关系源远流长。今年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第七个年头,也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启动的第十个年头和落实中国—东盟“2030愿景”的第二年,今年还有望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这为双方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提供了有利机遇。尽管当前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单边主义横行、民族主义兴起等给双方的合作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再加上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增加了一些悲观的气氛,但中国与东盟坚实的合作基础、良好的合作关系必将在未来展示出美好的前景,命运共同体建设也不会因当前的困难而发生改变。

  深化中国与东盟合作具有良好基础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跨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与东盟友好合作关系获得全方位进展。在政治关系上,中国与东盟自1991年开启对话进程。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2003年双方确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东盟对话伙伴中,中国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第一个明确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2012年12月,双方决定将双边关系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经济合作上,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由此,中国成为第一个确定同东盟建立自贸区的国家。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全面建成。在国际地区事务上,双方保持密切协调与配合。中国坚定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双方通过东盟与中国(10+1)合作、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亚洲合作对话、亚太经合组织等合作机制保持良好沟通与合作。经过多年共同努力,双方政治互信明显增强,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人文交流广泛开展,对促进彼此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理念、新构想、新举措的推动下,中国—东盟合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初步形成了以政策沟通和人文交流为先导,经贸和金融合作为支撑,互联互通、产能合作为引领,全面深化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的新态势。双方都认为中国—东盟关系是双边合作伙伴关系中最富内涵、最具活力的一组关系,发展前景广阔。其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政策沟通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过充分沟通协调,在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并深入对接各自战略构想和发展规划。目前,东盟十国不仅分别与中国签署了双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双方就“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达成一致,而且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家还与中国签署构建命运共同体文件。

  在经贸和金融合作领域,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8年成为继欧盟、美国之后的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中国的前七大贸易伙伴中,东盟与中国的贸易增长最快。2018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高达5,878.7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增速超过中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速。2019年1月1日全面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协议升级版》后,中国与东盟贸易再创新高,2019年1—11月贸易额达5,77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5%。在相互投资合作方面也不断取得新进展。2018年,中国对东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流量达99.5亿美元,东盟对华投资流量达57.2亿美元。截止2018年底,中国对东盟累计投资额达890.1亿美元,东盟对华累计投资额达1,167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15年间增长22倍。东盟成为继中国香港之后的中国第二大对外投资目的地。同时,东盟也仅次于中国香港和欧盟,位列中国第三大投资来源地。在金融合作方面也不断探索和开辟新路径,共同推进金融合作务实升级,维护了本区域金融稳定。中国财政部与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财政部核准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多边金融合作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在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领域,中国交通部门与东盟国家制定了《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战略2030》《中国—东盟交通合作战略规划》等战略规划,签署了关于对接合作倡议、运输协定等方面的合作文件。《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议》实施取得积极进展。以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等合作项目为重点的铁路项目合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越国际道路直达运输试运行活动成功举办。中越北仑河公路二桥建成通车。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家扩大了航权安排。中缅油气管道全线贯通。中缅跨境光缆信息通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在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领域,中国与东盟国家互办艺术节、电影节、音乐节、文物展、图书展等活动,共同举办文化年,与印度尼西亚、缅甸、新加坡等国家签订了文化遗产合作文件。在教育合作方面,设立“中国—东盟海上丝绸之路奖学金”,建立了一批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双方互派留学生人数超20万人。在旅游合作方面,东盟十国均已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双方互为主要旅游客源对象。2018年双方人员往来超过5,700万人次,每周往来航班近4,500架次。卫生健康、救灾、援助、扶贫等领域的合作也快速推进。中国与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开展艾滋病、疟疾、登革热、流感、结核病等疾病防控合作。中国先后派出多支眼科医疗队赴柬埔寨、缅甸、老挝等国开展“光明行”活动。中国向老挝等国提供地震监测仪器设备,提高防震减灾能力。中国在缅甸、柬埔寨开展扶贫等合作,助力改善民生。

  在产能合作方面,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积极推动形成普惠发展、共享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与东盟国家分享中国通过建设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实现经济增长的经验和做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东盟国家加快发展提供了新动能。目前中国企业已在东盟国家设立了27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入区企业超过600家,引进投资130多亿美元。中国与老挝共同建立了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与缅甸、越南合作共建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

  近期从三方面深化中国—东盟合作重点

  中国高度重视与东盟的合作。自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特别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方始终与时俱进,携手前行,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尽管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但只要双方以《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为指导,携手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努力维护多边主义,继续引领区域合作,合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一定可以将中国—东盟关系推上新阶段,为各国、本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近期,要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还需要在以下三方面深化合作。

  一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面深化各领域合作。2019年4月,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习近平主席还进一步提出,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要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新阶段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坚持多边主义符合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共同利益。双方要继续倡导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理念,共同反对各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要全面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携手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的签署和落实,加快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

  三是共同构建地区规则,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保持本地区和平稳定是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共同心愿,也是共同的责任。未来双方要继续完善高层会晤机制,共同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进程,进一步拓展执法、军事、安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应对本地区面临的各种安全挑战。

  中国与东盟须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毋庸讳言,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壮大,东盟、东盟国家和部分民众对中国的发展还存有一些误解和疑虑,需要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增进互信,为深化合作营造良好环境。特别是双方需要共同处理好与域外大国的关系,协调好诸多区域合作机制,慎重对待地区安全问题,切实维护好地区和平稳定,才能确保中国—东盟合作行稳致远,达至更高的目标。

  对中国而言,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已成为国家信仰。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走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开放市场和多边主义,积极为世界提供大规模、高质量投资环境。而不断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自身扩大开放的需要,也符合世界潮流。中国不走历史上西方国家“国强必霸”的老路,而是希望通过自身发展让东盟国家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和便车,促进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为更加密切中国与东盟双方的合作提供了重大机遇。中国愿与东盟及其成员国一道,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合作迈上新台阶,为改善本地区民生、共建命运共同体作贡献。这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担当。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新阶段,中国将更加关注本地区各国人民的关切,更加注重利益分享和应对共同挑战。对于东盟国家来说,推进与中国的合作,将为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资金、技术等条件,从而打开快速繁荣发展的通道与空间,同时还能够提升应对各种内外风险和挑战的能力和信心。

  在东盟与大国关系方面,中国坚定秉持开放合作的精神,对任何国家参与区域合作都持欢迎态度,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不要求东盟在处理与大国关系时“选边站”。东盟和中国在支持自由贸易、多边主义和区域合作方面有共识。在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的今天,这些共识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东盟来说,充分利用与中国的合作,与中国一道继续致力于维护开放的地区主义和多边主义的原则,有利于促进地区实现和平、繁荣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形成良性竞争,也有利于维护和加强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

  在协调诸多区域合作机制方面,中国坚定支持自由贸易、多边主义和区域合作,支持东盟扩大区域的努力。在推进多边合作的同时,中国也在推进与东盟国家的双边合作以及次区域合作,如澜湄合作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这些合作更为贴近相关国家和次区域的发展实际,有利于提升相关国家参与合作的舒适性,有利于循序渐进地深化区域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也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支撑。双方应加强沟通协调,让诸多多边、双边合作机制发挥协同效应,共同促进区域繁荣发展。

  在地区安全方面,双方应切实维护好地区和平稳定,要防止外部干扰使热点问题升温导致双方共同的发展利益受损。“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取得的进展充分说明,只要中国和东盟双方展现诚意,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够最终达成一份符合国际法、符合地区实际需要、具有实质内涵和效力的高质量“准则”。

  展望未来,基于地缘、人缘、商缘以及巨大的经济互补性等优势,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必将展现出良好前景,并在合作中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成为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作者系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副院长、陈利君研究员,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缅甸研究所所长雷著宁 研究员)

来源/作者:紫荆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