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杨泠泠:新中国首部《民法典》 开启中国法治新时代

时间:2020/7/9 15:34:29|点击数:

 

   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且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中国人民的权利法、宣言书,是全民守法的教材,是中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的编纂,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是落实宪法权的代表,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完善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一、编纂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突出的位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征程中,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是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重要部分,是反映人民意愿的新法典,将为人类法治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二是编纂民法典是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大举措。它将全面总结,不断健全完善法治体系。三是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将充分调动民事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编纂民法典是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体现。

  二、编纂民法典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有关中央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结实践经验,适应时代要求,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完备的民事法治保障。

  三、 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民法典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回应人民的法治需求,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民法典成为新时代保护人民民事权利的好法典。三是坚持立足国情和实际,全面总结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事立法和实践经验,以法典化方式巩固、确认和发展民事法治建设成果,以实践需求指引立法方向,提高民事法律制度的针对性、有效性、适应性,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四是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五是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增强民事法律规范的系统性、完整性,既保持民事法律制度的连续性、稳定性,又保持适度的前瞻性、开放性,同时处理好、衔接好法典化民事法律制度下各类规范之间的关系。

  四、民法典的基本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计七编,分别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共1260条。是调整平等主体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关乎人民生产生活、国家经济制度,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和财产权利,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为民事活动提供基本遵循,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确立价值导向,维护公序良俗,引导人们崇德向尚,解决中国现实需要的民事立法集大成。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是社会生活的法律规范。

  五、民法典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

  《民法典》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协调一致的法典。一是从中国实际出发,遵循问题导向,依据中国司法实践经验和民法理论,调整平等主体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关乎人民生产生活、国家经济制度。二是《民法典》彰显人民至上,回应百姓息息相关之事。明确与疫情相关的民事法律制度和物业应急处置责任等相关问题,充分体现了民法典应时而生、为民所需,以人为本,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三是从总则对虚拟,从分编对电子合同、深度“变脸”侵害肖像权、打印遗嘱的效力等规定,反映了时代特点,科技的进步与人民的需求。四是在体例、结构、内容等方面均积累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并且遵循民事立法基本规律。五是尊重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和民事权利,强调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一致性。

  《民法典》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民法典》是一部伟大的法典,人民的法典,将为新时代社会运行、人民生产生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奠定最坚实的法治基础,将掀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法治社会建设新篇章。

(作者系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研究员  杨泠泠)

来源/作者:云南理论网/杨泠泠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