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熊顺清: 用佛教搭起中缅民心相通之桥

时间:2019/1/15 15:31:50|点击数:

  缅甸是我国西南方向的重要邻国,与我国有长达2185公里的陆地边境线,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1/10。缅甸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大陆交界地带,居中印两个大国之间及大湄公河流域,并通向印度洋,是“一带一路”建设中关键的一环,对于我国西南对外开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缅甸是我国传统友好邻邦和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缅甸视中国为一母所生之“胞波”兄弟。新中国成立以后,缅甸是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恢复得到了时任联合国第三任秘书长的缅甸外交家吴丹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双方经贸往来与交流合作保持较高水平,我国成为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最大的外资来源国。2018年9月,中缅两国签署了共建中缅经济走廊的谅解备忘录,为中缅共建“一带一路”开辟了新的前景。

  在中缅文化交流中,佛教交流始终是一条主线,它不仅是信仰和文化的纽带,更是心灵相通的桥梁。缅甸是典型的佛教国家,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缅甸全国总人口的87.9%为佛教徒。缅甸社会运行与佛教密不可分,佛教在人民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最能触动广大民众心灵的力量。佛教是加强中缅两国外交联系的重要资源,通过佛教纽带可以巩固两国的友好联系。中缅两国很多时候由于佛教而增进了彼此间的友好关系。

  我国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在与缅甸人民交往时,特别重视和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周恩来总理曾9次访问缅甸,其中两次参加缅甸一年一度最隆重的佛教节日“泼水节”(又称“浴佛节”)。1960年4月泼水节期间,周恩来总理穿戴缅族服饰与缅甸民众共度佳节,赢得了缅甸人民的衷心爱戴和高度赞誉。缅甸朋友称赞周恩来总理是一位“对缅甸怀有善良愿望的忠实朋友”,是“缅中友谊的缔造者”。1961年1月,缅甸独立节(1月4日)期间,周恩来总理率友好代表团访缅,于8日到访缅甸著名佛教遗迹——万塔之城“蒲甘”,为当地古迹捐款5000缅币(当时约合人民币1000元)。当地民众用此笔捐款及当地信众施舍的善款,在蒲甘规模最大的佛塔瑞喜宫大佛塔旁修建了一座凉亭,供前来朝圣的人们休息使用,人们将此凉亭命名为“周恩来凉亭”。这是中缅友好的载体和象征,更是中缅两国一代又一代后人发展中缅友好合作的力量源泉。2019年1月8日,“纪念中国总理周恩来访问蒲甘58周年暨中缅胞波慈善活动”在缅甸蒲甘古城举行。中国驻缅大使洪亮、缅甸宗教与文化部部长昂哥、缅中友好协会会长盛温昂、曼德勒省计划财政部部长及当地民众参与了此次活动。

  2016年8月24日,缅甸发生强烈地震,蒲甘多座佛塔严重受损。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向缅甸政府提供了100万美元现汇援助,用于佛塔紧急抢修工作。2017年5月,中缅两国政府相关部门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开展蒲甘古迹震后修复和保护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8年9月22日,中国政府援助缅甸政府修复蒲甘最高佛塔——他冰瑜佛塔的协议签字仪式在蒲甘举行,标志着中缅在修复蒲甘佛塔方面的合作正式启动,这是两国首次合作对蒲甘佛塔进行修复。根据协议,中国政府拿出2亿人民币援助资金,并派遣中国文物专家赴蒲甘,与缅方专家一起对他冰瑜佛塔进行全面修复。修复佛塔是德善之举,此次中缅两国合作开展蒲甘佛塔修复工作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两国佛教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将对促进中缅佛缘和“胞波”友谊产生深远影响,修复后的他冰瑜佛塔有望成为中缅友好的新象征。

  中国的佛牙舍利与缅甸人民有着殊胜因缘,是联系两国佛教信众的黄金纽带,“佛牙外交”对中缅关系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应缅甸政府请求,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分别于1955年、1994年、1996年和2011年先后4次赴缅供奉巡礼。2013年,中国佛教协会向缅甸仰光大金塔捐赠3尊佛牙舍利等身塔复制品,这是中国第一次将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塔原样复制并运送出国。2013年6月7日,在中缅僧侣和信众护送下,搭载着3尊佛牙舍利等身塔的彩车从中国云南省瑞丽市姐告口岸驶入缅甸。缅甸官员和高僧在姐告口岸恭迎。彩车行走千里,数以万计的信众沿途虔诚瞻礼。6月12日,缅甸各界人士在仰光大金塔举行恭迎仪式。这是中缅友好往来的生动体现和历史见证,对两国佛教界交流产生重大影响。

  缅甸政要历来重视两国佛教交流。2012年,缅甸政府向中国洛阳白马寺捐建一座缅式风格的金塔,该塔按缅甸地标性建筑仰光“瑞德宫”大金塔的尺寸3:1缩小而建。作为中缅两国人民友好的象征,该佛塔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2014年6月30日,白马寺为该佛塔举办落成暨安奉开光法会,时任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的吴登盛亲自出席典礼活动。2015年6月,时任缅甸全国民主联盟主席的昂山素季访华期间,曾到北京灵光寺参拜佛牙舍利;2016年7月,昂山素季以缅甸国务资政身份访华期间,专程赴陕西省宝鸡市法门寺参观礼拜。可见缅甸政府高层领导对促进中缅两国佛教交流的重视。2019年1月10日,缅甸国家航空成都直飞仰光新闻发布会暨缅甸旅游推介会在成都召开,会上推出浪漫维桑海滩之旅、佛国观光之旅、蒲甘体验之旅等旅游产品。缅甸驻华大使帝林翁出席推介会,并向中国游客发出诚挚邀请。“缅甸的蒲甘保留着2000多座大小佛塔和佛教遗迹,见证了缅甸的历史。”帝林翁介绍说,这个位于缅甸中部的历史古城非常值得一去。

  除了政府主导的佛教交流外,中缅边境地区跨境民族间的佛教交流也甚为广泛。中国云南与缅甸北部毗邻,边境一线的德宏、西双版纳、普洱、临沧、保山等5个州市南传佛教传播广泛,信徒主要有傣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等跨境而居的少数民族。中国南传佛教深受缅甸影响,或是中国僧侣到缅甸求法,或是缅甸僧侣来中国修行。两国边境地区僧侣和信众往来频繁,增进了两国边民的友谊。

  佛教交流是中缅人文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民间外交的重要资源,有利于增进了解与互信、促进民心相通、增强文化亲近感,对维护地区团结稳定、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系乐动体育(中国)官方网站,LEDONG SPORT 缅甸研究所 副研究员)

(原文刊载于2019年1月15 日的《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

来源/作者:缅甸研究所/熊顺清 责任编辑:代丽